【环球热闻】活力夜中国丨现实版“科幻大片”!多视角看陕西榆林 “碳”寻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3-06-15 18:56:55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灯火里的中国,依旧焕发出多姿多彩的活力。陕西榆林,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即便是在晚上,榆林的能源生产依然紧张忙碌。

这张照片,是“吉林一号”卫星从太空视角拍摄的。照片上这些呈现带状分布的亮点,其实这些并不是城市,而是榆林的能源产业集群。因为要保障能源供应,再加上特殊的工艺流程,200多家企业都是开足马力、夜以继日地生产运行。而这种塔罐林立、管道纵横、灯光璀璨的景象,犹如现实版的“科幻大片”。


(资料图片)

榆林的能源产量在陕西省和全国都占有一定的份额。2022年,榆林全市生产原煤5.8亿吨,分别占全省、全国产量的78.2%和13%;原油1108.6万吨,分别占全省、全国产量的43.7%和5.4%;天然气219.8亿立方米,分别占全省、全国产量的71.6%和10%;其中,超过一半的煤炭和天然气外运保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灯火通明的地面厂区,在地下几百米深的智慧矿井,生产场景同样热火朝天。全国首批71处智能化示范煤矿中,有13处就位于陕西榆林。

智能化煤矿有多智能?跟随记者一起夜访

总台记者 吴成轩:现在我们换上全套的防护装备,开始下井。行走在这样的巷道里,大家可以看,道路和城市道路基本没有区别,也都是沥青的路面。但是最大的不同,主驾驶的位置是无人驾驶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正是基于5G网络的全覆盖,大宽带低延时,从而为人员和煤炭的运输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从井上到井下380米深的作业面,需要穿过13公里长的巷道,乘车也得半个小时左右。在沿线,共安装34台5G信号基站,实现了井下5G网络全覆盖,让无人驾驶运输系统在井下变为现实。

总台记者 吴成轩:现在我们来到了距离地面380米的一号矿井综采工作面,大家可以看到,在我身后正在进行不断旋转,类似于像风火轮这样的一个大型装置,它叫做切割滚筒。它的直径大概3米,相当于平常所见城市中一层楼的高度。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像这样一个装置,它在机头到机尾,进行各往返一次,切割两刀,采的煤四千多吨。每天可以向前进行采煤16米深,采下的煤将近45000吨,什么概念呢?需要平时看到的运煤专列15列火车才能将它们全部运完。

在综采工作面,94个高清摄像头,通过5G网络将井下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到地面,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异常行为检测,可以对采煤机等设备实现实时设备状态数据和控制指令传输,从而实现连续性生产。

陕煤集团小保当矿业公司一号煤矿副矿长 张兆:目前我们可以在地面实现对井下综采工作面的远程操控。以前煤矿一个综采工作面至少得二十人,但是通过智能化改造,现在一个生产班七到八个人,工作效率大大地提高了,安全性能也大大提高了。

“井下物理矿、井上虚拟矿”。由5G网络、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组成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让传统煤矿走向了智能化。 

总台记者 吴成轩:无论是煤矿的生产还是运输或者管理等诸多环节,之所以能做到井井有条,它都离不开指挥调度大厅。通俗理解来说,就类似于煤矿的大脑。占地近3000亩的煤矿,每天有2700多台套设备去捕捉近2个亿的数据目标,汇入后台云计算中心进行标准化处理分析,从而帮助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环节的需求。

陕煤集团小保当矿业公司智能化办公室主任 李杰:我们通过整体智能化示范矿井的建设,我们达到了3.01万吨/工(每年),传统的煤矿可能人均只能达到1万吨/工左右(每年),整体工效较传统煤矿绝对提高了三倍以上,甚至更高。

“黑→白”大变身!除了作为燃料 煤炭还能用在这里

智能化、数字化的“黑科技”,让智慧煤矿“如虎添翼”。那么,一块黑色的煤炭,除了作为燃料,还能用在哪些方面?跟随镜头,我们去看看煤炭是如何“化黑为白”的。

陕煤集团小保当矿业公司机电物资管理部智能化主管 李佳鑫:通过布置AI采集设备、3D传感器,以及自学习算法这些智能化设备以及技术,能够实现抑尘剂和后方防冻液的自动喷洒,减少了整个铁路线上大概70万吨飘散的损耗。这套系统叫做快速定量装车系统,装载能力可以达到5400t/h,误差不会超过0.05%。

总台记者 吴成轩:也正是基于这些智能化系统的加持,来自国家能源基地的煤炭,部分通过火车运往各地,支持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则通过运煤专线,使用汽车运输,就地转化后成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

在陕西榆林,每天晚上产煤82万吨,其中,有5万吨就地二次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

总台记者 吴成轩:如今,煤可以转化成上百种的化工产品,比如说外观看起来像小麦颗粒一样的聚乙醇酸。它重量轻、强度高、可降解,比如,利用强度高特点制作的螺栓。以及可降解的骨钉,在植入人体,骨骼组织自动修复后,它就可以在人体内自动降解,从而避免了二次手术。可以说,如今在这里,煤化工产业按照科技创新走出了一条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之路。

卢利飞的晚八点:让更多煤“化黑为白”

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衣服、鞋子、地毯、塑料薄膜、管材等,这些产品中所用到的聚烯烃、聚酯等原料,很多都是从煤里面加工提炼出来的。甚至包括平时加的汽油,有的也是由煤液化而来的。可以说,在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加持下,一块块煤正被“吃干榨尽”,

越来越高效地开发利用起来。那么,这些产品是如何制作的?它的技术攻关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技术能手卢利飞的故事。

晚上8点多,在煤制甲醇的生产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卢利飞是生产线的负责人之一,在他随身携带的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天的工作内容。

今年37岁的卢利飞,曾在内蒙古包头参与过18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这也是当时世界上首套煤制烯烃工业化装置。2017年,卢利飞来到陕西榆林,参与新的项目建设。基于此前的经验,在设计这条生产线时,卢利飞和团队提出了多项改进优化的建议。

2020年底,榆林煤制甲醇项目顺利建成投产。每天除了能生产6000多吨甲醇,还能额外产出液氨15吨,用于锅炉烟气环保处理。这样一来,一年能为企业节约成本1600多万元。

随着项目的稳产,卢利飞和同事们又将创新的方向对准了用煤生产PGA聚乙醇酸这种高端可降解材料上。但是,技术攻关的过程并不容易。

经过数百次反复试验,PGA煤基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终于打通全流程,卢利飞他们不仅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关键设备还实现了国产化。

国能榆林化工甲醇事业部副经理 卢利飞:现在是看着煤化工行业发展挺好,有各种新产品,取得了很多成绩,自己心里边还是挺自豪的。

从榆林能源转型看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从榆林能源生产夜间繁忙的景象可以看出怎样的高质量发展活力? 榆林是如何走出这条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另外,从榆林能源转型升级中又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怎样的新动能?来听听专家解读。 

(总台记者 吴成轩 李大杰 刘海涛 高涛 文豪)

编辑:徐瑞霞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