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社融信贷增幅不及预期,居民中长贷边际改善总量指标上看,5 月社融新增1.56 万亿元,同比少增1.28 万亿元,环比多增3429 亿元;5 月人民币信贷新增1.36 万亿元,同比少增5300 亿元,环比多增6412 亿元。
社融角度来看,政府债券、人民币贷款、企业债券融资下滑是5 月社融增量弱于同期的主要原因。
【资料图】
信贷端,居民短贷与中长贷均有一定改善。5 月居民中长贷新增1684 亿元,同比多增637 亿元,居民中长贷的修复与5 月地产成交表现一致,5 月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热度有一定提升,往后看,地产修复的持续性仍是居民信贷回暖的关键决定因素。短期贷款方面,居民线下消费需求进一步复苏,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多增148 亿元。
企业贷款结构呈现短期弱、长期强的特征。5 月企业短期贷款新增350 亿元,同比少增2292 亿元,而企业中长期看贷款当月新增7698 亿元,同比多增2147亿元,一方面是银行出于维持息差水平的考虑主动拉长资产久期,另一方面企业也有动机提前锁定融资成本。
企业债券方面,5 月企业债券融资规模-2175 亿元,同比下降2541 亿元,环比下滑5018 亿元。债券融资与中长期贷款存在一定替代性,二者融资走势的背离反映企业融资需求仍偏弱。
政府债券方面,5 月政府债券净融资5571 亿元,较上年同期5011 亿元,整体来看上半年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或不及同期。
结合降息情况,三组历史数据可为当前利率债定价提供参考10 年国债-MLF 利率:如果本月MLF 跟随降至1.65%,10Y 国债2.62%-MLF利差-3BP,对应51%分位(2022 年以来,下同);2.60%-MLF 利差-5BP 对应39%分位;降息前国债2.67%-MLF 利差在-8BP,在22%分位;因此在2.60%以下,预计还有3BP 左右的理论下行空间。
1 年国债-逆回购利率:昨日1 年国债降至1.85%,与逆回购利率倒挂5BP,历史分位48%,与10Y 国债2.62%的定价相当。
22 年8 月降息后的演绎:1 年国债在5 个交易日后回调,6 个月和3 年、5年等品种在10 个交易日后回调,10 年在20-30 个交易日后回调,相对来看短端的情绪变化更明显。
债市策略:政策“靴子”落地后关注利率点位和机构行为5 月社融与信贷的较上年同期均少增。社融角度来看,5 月社融同比少增1.28万亿元,而上月同比多增2844 亿元;5 月信贷同比少增5300 亿元,而上月同比多增734 亿元。从结构上看,社融增速下滑主要受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票据贴现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债券融资与中长期贷款新增走势的分化反映企业融资需求仍显不足,而5 月居民端短期消费需求与中长期购房需求均有一定程度回暖,居民贷款较上月多增784 亿元。
往后看,银行端受限于净息差压力、居民端受制于地产需求有限,企业端对未来经营判断仍存不确定性,我们认为后续社融出现脉冲式的修复概率不大,社融或继续沿着量→结构→价的逻辑平稳线性修复。但我们能认为不必过度悲观,5 月社融增速同比的回落受政府债券、票据贴现影响较大,企业端融资结构不佳但居民端有所改善,目前社融所反映的问题在于有效性信贷需求与信心的不足,6 月以来的存款利率调降、OMO 利率下调或表明政策结束“静默期”,后续宽松与刺激政策有望陆续出台。
债市观点方面,短期来看利多因素依次兑现,10Y 国债已逼近2.6%,弱复苏与短期政策不收紧已有定价,不排除在基本面因素下利率的进一步下探。长期来看,债市中枢趋于下行,但宽货币下“信心因素”权重占比提升,需警惕利多出尽而产生的超预期回调。在降息定价后,我们仍然建议保持持券观望策略,在杠杆、久期、仓位中对杠杆适当控制,后续走势更多关注利率点位和机构行为的变化。
风险提示
经济修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