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打造人才“四地”助力人才振兴|焦点播报

2023-05-12 15:47:51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毕节市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在“引育用留”上强化举措,为毕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完善引才机制,打造人才聚集“洼地”。毕节市制定出台《毕节市招才引智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通过实施百万薪酬引才、编外高薪引才、“双招双引”等政策,推动实现人才大汇聚。2020年以来,全市共引进落地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1824人,引进培育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7人,集聚高精尖人才107人。建立“专家智力帮扶行”活动常态化机制和招才引智协作机制,采取“组团式”和互派挂职方式引进人才。2020年来,东部帮扶地区共选派94名教育、医疗领域高层次人才到毕节“组团”帮扶。建立“四不唯”和“柔性”引才机制,按照“不唯论文、不唯职称、不唯学历、不唯奖项”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引进实绩突出的专业人才103人,补齐高端人才短板,优化人才结构。

搭建育才平台,建设人才培育“高地”。结合产业发展和重点行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有序推进分级分类试点培训,着力提升各类人才培养质效。2020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党政人才能力提升培训73.8万人次、专业技术人才能力提升培训6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55.63万人次,人社部、省人社厅等组织100余名专家赴毕开展智力帮扶活动,培训各领域人才5000余人次。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促进人才快速成长。目前,累计培育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3人、省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13人、市管专家168人;“西部之光”“甲秀之光”访问学者123人;评选认定“毕节工匠”2.08万人。围绕“两区一典范一基地”战略目标,通过开展各类人才交流座谈会、经验交流会、选派外出学习考察等,实现人才深入交流,为毕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聚焦用才需求,夯实人才发展“阵地”。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把基层作为锻造、培养和发现人才的“练兵场”,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2020年以来,共招聘事业单位人员、“特岗教师”“三支一扶”等各类人才9183人到基层服务,实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副高级职称247人。鼓励支持54名事业单位人员离岗领办创办农业发展项目50个,培育出了威宁“糖心苹果”等一批地方知名品牌。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集中优势人才资源助力“四化”攻坚。全市共集聚“四化”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243人,选派1989名科技特派员、2821名农技人员参与农业现代化服务。建立事业编制人才“蓄水池”,支持紧缺人才带编入企,负责开展技术创新、新成果转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难题。目前,全市已收集“蓄水池”岗位需求14个并开展了论证,拟引进相关人才到企业服务。

优化留才环境,造就人才干事“福地”。建立人才待遇动态调整机制,分类提高各类高层次人才住房补贴、人才津贴标准,畅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增强高层次人才荣誉感、归属感。落实党委联系专家、“优才卡”、人才服务专员等制度,建立“人才之家”,健全人才综合服务体系,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共办理“优才卡”594张。建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创业平台载体,为各类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2020年以来,新增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人才发展平台15个。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