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报!还记得白娘子里的镜头吗,文艺作品为什么都爱“端午”

2023-06-22 11:14:59

潮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 赵茜


(资料图)

伴着粽叶的香气,端午节如期而至。

这天,人们最寻常的过法,大多是吃端午粽饮雄黄酒,戴荷包逛街市再看看赛龙舟,听着就有种热闹的时髦感。“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大抵描述的就是这种韵味。

这种感觉,也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被画进传世名画,写进话本戏剧,在繁复与韵致中共鸣生活的“小确幸”。

往前看,张择端、王振鹏、陆治绘、黄慎、齐白石等名家都曾画过端午,他们的画里,有龙舟竞渡,有采丝系臂,有钟馗画像,也有粽子盐蛋、应景花木,吃喝玩乐无所不包,可谓画尽了端午。

作家对端午的刻画就更多了,在《红楼梦》里多次出现的“端午赠扇”、祖母弥留之际留给苏童的“小脚粽”、迟子建对童年家乡粽的怀念,还有沈从文笔下端午日到河边看划船的茶峒人……点滴细节融合浓浓的情感,勾勒出“和而不同”的端午记忆。

齐白石仅用寥寥数笔,便画出了端午节的吉庆祥和。

往后看,应节的影视作品、文艺节目更是数不胜数。

小时候喜欢《白蛇传》的人,大抵都听过白娘子喝雄黄酒现原形,与许仙情断的故事。1993年,导演徐克将其搬上荧幕,寥寥几个镜头,就把“端午节,五毒醒;点雄黄,挂艾草,驱五毒”的风俗表现了出来,画面淡雅脱俗,有种中国画的写意之美,三十年后依然让观众怀念。

影视剧也爱端午,那些让观众印象深刻的端午仪式,大多都出现在古装剧中。虽说根据故事发生的时间,不同剧中的角色的扮相和节日习俗难免有些差异,但唤起观众共鸣的核心点不会改变——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精神标识。

《清平乐》还原了北宋皇家过端午的场景,无论是主角别致的妆容,还是挂满街巷的菖蒲艾叶、低调奢华的荷包香囊和各式各样的粽子,都再现了北宋端午节的喜乐恬淡,让宋人的雅致风情于细微之中流露出来。

《如懿传》则再现了清朝端午节的隆重与气派,皇后送给嫔妃的五毒饼和五毒香囊,被皇家贵胄青睐的取乐之法“端午射柳”等,把人际的亲疏、宫廷的规制融于细节之中,让虚构的故事更多了几分真实感与代入感。

《清平乐》中的端午时节。

不止是古装剧,现代剧里也时常出现端午,这不,刚播出不久的《后浪》中,演员吴刚饰演的中医药大学教授任新正就对端午时采摘艾草的原因进行了科普。

“端午,是升阳的季节,动则升阳,艾草,又是补阳的,能够通经络。”任新正在剧中说,艾草在地上有寻地脉的功效,用在人身上也一样,它可以疏通经脉,找到疾病的突破口。

端午节本就是祛病防疫节,这种说法已延续两千多年之久。由于浴兰是古人赶走疾病的方式之一,因此,端午也有了另外一个别称——浴兰节。

这种寓意,也借助文艺作品被更多人熟知,时间最接近的,便是去年央视的端午特别节目。那天,伴着古琴琴音,霍思燕用婉转的歌声,唱出了孔子的《猗兰操》和唐代韩愈的《琴操十首·猗兰操》。跨越千年的情感交融于舞台之上,表现出人们对平安喜乐与高洁品格的向往。

霍思燕在央视端午特别节目上演唱。

从名画到名作,从诗词歌赋到影视作品,千百年来,文艺作品对端午节的爱似乎从未改变,这种爱的背后,是端午民俗独特的魅力,也是端午文化的蓬勃生机。

文艺作品青睐端午的原因,或许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讲。

首先是“延续”,过节过的是氛围,讲究的却是延续。时间齿轮不断转动,人们过端午节的形式年年岁岁皆不同,细细去看,却总能找到那么一两处相似的习惯,比如包粽迎节、竞渡龙舟、祈福寄望等,这些共通之处,给文艺作品添了些生活气,也延续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色和集体认同。

其次是“真实”,发展到今天,端午节不仅代表了丰厚的文化积淀,更是融入了每个人的真情实感,这种感情,有追念感怀,也有似水情思,不同的端午记忆融入文艺作品,就好像组成了透视大千世界“万花筒”,让人沉浸其中的人看到这个节日更多的韵味。

最后是“乐趣”,无论古今,假期都离不开“找乐子”,古时人们大多通过射柳、斗草、赛龙舟等方式“玩”过端午,现代有了VR/AR技术,能够把传统的端午趣味平移至虚拟的空间,或打造虚拟现实结合的节日场景,丰富人们端午游玩体验的同时,也为文艺作品的创作与表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