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卓越竞争力金融峰会"在北京举行,多位经济领域知名学者及金融机构高管,共议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金融改革与创新的核心力量。会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培勇,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国刚,上交所债券业务中心总经理佘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恒天财富助理总裁、恒天研究院院长刘可受邀出席峰会并做主题演讲,为大家带来关于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看法,解锁资产配置和投资管理的新思维。
1、整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重启将闪耀全球。
疫情的有效防控使得我国经济恢复增长的领先优势在未来五年左右,同时在长期来看,经济增长领先优势将有望延续。我国在2019年贡献了全球GDP增长25%左右的份额,今年更是全球大型经济体里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我国多个品类在全球拥有靠前的竞争优势;从消费角度来看,我国消费恢复较为迅速,而投资领域在今年8月份之后出现加速状态,持续性较强。这对于未来我国在新的五年全球经济恢复中,继续占据优势地位起到了核心和关键作用。
2、应对短期动荡和新的发展环境,建议采取中国式哑铃投资思路进行资产管理和配置。
国内市场80%左右的投资者是散户,要做到机构的理性和长期较为困难,因此建议可采取哑铃式资产配置方式。各种类型的投资人同时配置两种类型不同、属性不同的资产,则为哑铃的两端。这种资产配置方式有利于帮助投资者应对短期动荡环境与新的发展环境。
政策方面,一个政策往往会持续五到十年左右的周期,当下正迎来产业升级、改革创新、科技进步等关键时期,5G新科技作为代表,为各个行业带来了冲击与挑战,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负利率的问题可能是未来全球资金流动的最大问题,从全球比较来看,A股相关资产投资价值较强。判断资产投资价值的关键指标之一就是一个国家的汇率情况,我国汇率现在处于持续升值的状态,意味着我国的金融资产具有较强的全球竞争力。
3、全球经济风险凸显资产配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在疫苗即将投入使用及科学防治下,整体处于恢复状态;其次是金融市场本身,杠杆资金在欧美市场具有持续性且总量较大;第三,全球流动性宽裕带来通胀预期,目前多种金属有所表现,大宗商品市场或将迎来投资机会。
4、具体采取量化+多头的平衡状态进行攻守兼备的资产配置。
1)比较来看,A股市场蓝筹股具有较强优势;
2)企业盈利从二三季度开始逐渐从低点向上走,顺周期板块迎来较好的配置机会;
3)科创板和注册制改革,给科技创新企业和投资人提供了较好的投资标的;
4)采取量化+多头的平衡状态进行攻守兼备的投资和资产配置,包括债券、大宗商品、另类资产,另外,未来公募REITs也是较好的投资标的。
展望年底及明年,无论发生任何情况,采取稳中求进的资产配置态度,才能实现投资增长的每一步!